E动中国(yeedong) 中国豪华电动汽车第一门户

原创新能源车价格战打响,车企们忙“站队”?

摘要:时隔一年之后,2022年初上演的新能源“涨价潮”,开始出现不同声音。这次由特斯拉牵头,问界、小鹏等品牌跟进的“降价潮”,反向搅动新能源车市风波,传递出2023年车市寒气。

撰文:柠檬

出品:CAR位

时隔一年之后,2022年初上演的新能源“涨价潮”,开始出现不同声音。这次由特斯拉牵头,问界、小鹏等品牌跟进的“降价潮”,反向搅动新能源车市风波,传递出2023年车市寒气。

去年年底国补正式结束,叠加电池成本高企等因素,车企纷纷选择不同方式自保。有上调价格,转移成本压力的,也有特斯拉这种逆势搅局者。

从效果来看,特斯拉直接粗暴的“屠杀式降价”效果更为明显。数据显示,大幅降价后,特斯拉3天订单就突破了3万辆,日均销量同比暴增76%。

大幅的增长空间加剧了车企对该市场的争夺收割。乘联会数据显示,2022年乘用车的新能源渗透率达到27.6%,2023年该数据有望达到36%。

有着成本优势的特斯拉掀起的价格战较量,无不刺痛着其他车企神经。那么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,谁在向左,谁又在向右?

为何率先在新能源市场引爆?✦

价格战是车企常用的以价换量手段。也是燃油车时代的惯用伎俩。如今转战到新能源市场,率先在2023年引爆,和市场大环境有着很大关系。

从2021年开始,中国新能源市场一路高歌。2021年和2022年同比增幅分别高达183%,96%。截止2022年底,中国新能源销量达到649万辆。

连续两年的高速增长加速了产业链上中游的投资力度,业绩暴增的锂矿企业和电池产业,反过来同样在推动新技术落地,从而降低电池成本。

当锂矿资源的价格回归正常,甚至去到更低价格,造车成本有了更多降价空间。有了降价的底气后,通过价格去争夺市场成为其首选。

此外当投资和供给高速增长到一个临界值后,出现下滑将是必然趋势。同时对于市场前景不明朗的预判,无不加速车企的担忧。

用价格战去撬动市场,成为新能源市场潜在基调。2023年国家新能源购车补贴正式取消,消费者开始出现观望情绪。面对可能出现的销量放缓瓶颈,车企需要迎难而上。

从这点来看,有着成本优势和规模优势的车企大概率会成为价格战中的优等生。

价格屠夫举刀,跟还是不跟 ✦

当特斯拉举起价格屠刀后,业内出现了不同声音。一种是随之下调价格,其中以小鹏、问界、电马等选手为主。另一种是涨价,以比亚迪、几何领衔。最后一种以大众为代表,不参与价格战,专注自己产品的可靠性。

纵观特斯拉、问界、小鹏的降价幅度,都在3万元左右,可谓诚意十足。其中特斯拉有着足够但底气,2022年其财报数据显示,特斯拉毛利率高达25.9%。比亚迪去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也才15.89%。这也说明,特斯拉“以价换量”仍有较大余地。

同样是跟随降价,问界们的日子远没有这么轻松。问界去年虽然交付了7.5万辆,距离全年30万辆的目标仍相去甚远。小鹏虽然去年上半年曾以6.9万辆的销量领跑新势力,但从8月开始,已经连续4个月交付不足万辆,下滑趋势明显。

值得欣慰的是,不同于特斯拉降价带给消费者被割韭菜的感觉。小鹏和问界在这方面更加注重消费者感受,比如小鹏G9上市后火速调整价格,问界在降价的同时也对老车主实行对应回馈措施。咬牙降价除了保住销量,同时更好建立了消费者的信任感。

再来看以比亚迪为首的涨价阵营。据统计,从2023年1月1日起,包括比亚迪、长安深蓝等在内的多家车企,都上调了旗下相关车型价格,涨幅均在数千元左右。从最新的1月销量来看,比亚迪依然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。

去年狂揽180多万辆销量后,比亚迪在2023年将冲击400万辆目标。面对相对激进的目标,以及特斯拉的降价攻势,后期比亚迪是否会为销量妥协成为今年的最大看点,包括保守派大众等选手的后续选择。如果比亚迪届时真的加入降价大军,那么车市的惨烈程度将再度加剧。

谁是价格战中倒下的第一个 ✦

告别补贴时代后,新能源市场从政策驱动转为市场驱动。资源开始向头部企业集中,有着成本和规模优势的特斯拉打响了降价第一枪,跟或不跟的车企都会面临市场被抢或者亏损扩大的状态。

目前特斯拉的单车价格已经来到20万-30万的区间,这也是大多数新能源车企的主战场。如果不跟着降价,市场份额被抢将是大概率事件。跟着降价的话,同样考验着车企的盈利能力,但是目前除了比亚迪,新势力们普遍仍在亏损泥潭中挣扎。

可以预见的是,国补的完全退出和价格战的双重重压下,将带来强烈的市场挤出效应。那些没有形成规模化或者品牌辨识度模糊的品牌将沦为市场弃儿。

比如威马,品牌知名度已经愈发低靡,这次的逆势涨价,最高达到了2.5万元。市场上已经没有了足够竞争力,涨价之后又会有多少人买单?

要在这轮价格战中赢得先机,成本和规模优势缺一不可。快速掉头的比亚迪正在实现两者的同步突破,其中核心技术的研发成为关键。

去年新能源的技术突破又以三大技术为代表,分别是一体化压铸 、800V高压平台、CTC技术。比如800V高压平台,可以做到充电5分钟,续航200公里,提升充电速度的同时还能提升整车性能。去年上市的小鹏G9,即全系标配800V高压平台。

综合各方实际情况来看,很难用先下手为强来评判是否跟风价格战。但是为了不被永远淘汰,发掘并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不可懈怠。

写在最后 ✦

这场向左还是向右的选择中,永远没有标准答案。如果从销量这条主线来看,降价将是最终归宿,也是特斯拉未来能预见的主基调。2020年特斯拉终于等来了17年来的首次盈利,对比当下其他的新能源车企来说,仍将是一场漫长的征途。如果说保住市场份额是今年的主线任务,除了价格战这种惨烈的手段,推出新品也不失为一种温和的调节方式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如侵删)

赞 (11) 收藏

评论

  •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